ExitTaiwan 出台灣|攝影拍照手冊
Photography Manual ver 1.0
攝影拍照手冊存在的意義,是為了確保你拍攝後放到文章中使用的相片,能讓閱讀文章的人看得舒服,知道重點在哪裡,知道照片存在的意義。
相片對於理解資訊,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式,我們必須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,想想怎麼樣的照片可以淺顯易懂的傳達我們要表達的事情。
在這個手冊裡,我們想要簡單提醒你五件事情:
- 器材&相片規格s
- 曝光
- 拍攝主體
- 構圖基礎:三分法
- 減少不必要的干擾
花五分鐘閱讀,可以省下未來修圖、來回溝通的時間喔!
一、器材&相片規格
針對使用什麼器材,我們並沒有任何限制。
不過我們建議使用比 iPhone X(2017 年)還要新的手機型號,或是你是攝影愛好者,使用數位相機、單眼相機當然沒問題。
相片的比例常見的 6:4、4:3、16:9 都可以,拍直的或是橫的也都行,重點是「直或是橫選一個」,而不要彆扭的拿著手機或相機,最後拍出傾斜、歪掉的照片。
只要掌握基本技巧,手機拍出來的相片也可以不錯看!
iPhone 11 Pro 攝於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
範例:iPhone 11 Pro 攝於奧地利薩爾斯堡
二、曝光
光是照片的靈魂,拍照就是用光線來作圖。
最基礎的,是知道「拍照時是不是逆光」、「照片看起來有沒有過曝」。
更進階一點,養成辨認光源來自哪裡的習慣,觀察光源和拍攝物體之間的互動。
越理解光,越有機會拍出好相片。
朝向太陽的方向拍攝,大部分時候都會有逆光的問題。
光影可以呈現出不同的變化。
三、拍攝主體
我們知道你的自拍照很帥、很美,也知道你為朋友家人們拍的合照留下了很棒的回憶,不過在出台灣的網站上,這樣的照片對於「理解資訊」並沒有太大的幫助,所以請盡量避免自拍照、家族照。
除非你是專業拍攝人像照的攝影師,喜歡用肖像照說故事,否則大部分時候你應該不會在文章中用到以人像為主體的照片(不過要是你覺得適合,就放上去吧)!
拍攝主體的意思是「拍照時要知道自己在拍什麼」。說來簡單,但是你有沒有過那種經驗,當你用手機拍了一大堆相片,回家一張張看時,卻不知道自己在拍什麼東西?
那就是沒有找到重點、沒有找到拍攝主體的意思。只有主體明確了,讀者才知道你想要表達的是什麼。
沒有明確的拍攝主體,會讓人不知道重點是什麼
有明確的拍攝主體,讓人淺顯易懂。
四、構圖基礎:三分法
三分法是將畫面分隔成上下、左右各三等份,也就是九宮格的構圖方式。
很多人拍照時的第一直覺是把主體放在畫面的中央,下一次拍照時,試試看把拍攝的主體放在格線交叉的地方,可以創造更有趣的成品。
五、減去不必要的干擾
在拍照時,要減去不必要的干擾有很多方式。
在旅途中拍照,最簡單的方式是盡量避開遊客。
放大、縮小鏡頭倍率(或是走近、走遠)來觀察畫面中的主體如何改變構圖,也是一種減少干擾的好方法,同時也讓你的照片主題更明確。
想要拍山、湖、和光影,但是旁邊有太多干擾(牆壁、水管、施工柵欄⋯⋯)
往前走一點,或是將鏡頭倍率放大,將不必要的資訊、干擾去除,拍攝的構圖更漂亮。